2018-2023年智能手機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yè)IPO上市環(huán)境綜合評估報告
2017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持續(xù)推進,舊泡沫將被逐步刺破,經濟將在各種不確定和沖擊中構筑新的增長動力。目前國內面臨如傳統(tǒng)行業(yè)產能過剩、非金融國有企業(yè)的高杠桿...
2017年,整個業(yè)內都在喊著小米強勁復蘇了,雷軍延續(xù)了小米神話,小米是第一家能夠在陷入頹勢之后反彈的手機廠商,但從另一面看,依賴印度市場的人口紅利,這其實是為小米未來發(fā)展埋下了隱患。
日前,消息指出,印度將把手機進口關稅從15%上調至20%,希望以此促進本土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不少業(yè)內人士高呼,蘋果麻煩來了,但仔細考慮一下,蘋果能有什么麻煩呢,印度市場本身就不是蘋果的主力市場,多年來,蘋果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與國產手機、三星在印度的銷量不在同一層級。
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為何要考慮開始上調手機進口關稅了呢,可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對印度本土手機廠商的保護,并對中國手機廠商設立障礙的先兆。那么如果說,印度下意識的開始對中國手機廠商設立障礙,對于以印度市場作為增長主力的小米來說,可能并不是個好消息。
印度上調手機進口關稅,對小米等國產手機有何影響?
要知道,當前國產手機目前基本上將海外的主力戰(zhàn)場擺在了印度,當前,小米重新回到全球第四的位置,出貨量同比大漲96.9%。但是我們若僅僅看國內市場,國際調查機構GFK數據顯示,國內市場,華為憑借1.02億部的銷量登上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榜首,其后分別是OPPO、vivo、蘋果和小米。后四家的的出貨量增長都在5%~8%之間。
但在2017財年,小米在印度市場營收達到了837.93億盧比,較上一年的104.62億盧比增長696%。因此,小米在2017年復蘇背后的原因,基本上是要歸功于印度市場。如果說印度市場在政策上發(fā)生更大的變動性,那么小米的未來可能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
2017年,整個業(yè)內都在喊著小米強勁復蘇了,雷軍延續(xù)了小米神話,小米是第一家能夠在陷入頹勢之后反彈的手機廠商,但從另一面看,依賴印度市場的人口紅利,這其實是為小米未來發(fā)展埋下了隱患。
印度在2014年啟動了“制造印度”計劃,提供各種減免政策和土地吸引國際品牌在印度建廠,過去三年來,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在印度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但是不可能會達到完全的本地化,其中一部分依然需要通過從中國進口的模式,這意味中國手機廠商需要進一步加大在印度的投資建廠、雇傭更多的工人來解決印度當地就業(yè)問題與本土化生產能力來迎合印度新的進口關稅政策的變化。
但是不能避免的是,一方面,進口稅提升了,從中國進口的那部分的出貨需要承擔更多的稅率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快本土化建廠、開店的步伐,又意味著又是大量的成本投入。這意味著國產手機與印度本土市場捆綁的更深了,但另一方面,印度上調進口關稅或許只是開始,并不意味著未來沒有其他政策壁壘。這一切體現(xiàn)出印度政府基于本土國情的一種貿易保護主義下的選擇。
手機制造業(yè)與印度首選的勞動密集型經濟發(fā)展模式與印度制造大國的戰(zhàn)略都是極度匹配的。2014年印度莫迪政府大張旗鼓地提出“印度制造”的口號,打造世界制造中心是印度基于當前國情的未來戰(zhàn)略目標。
中國手機廠商成為印度制造目標的阻礙因素,印度人口紅利或接近尾聲
但從目前來看,中國的手機廠商事實上正在成為印度制造目標的阻礙因素。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截至今年9月,中國公司控制著超過一半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一年前僅為33%。印度本土廠商的份額從33%萎縮到14%。這引起了印度的警惕。一旦印度政府通過各種貿易壁壘與稅收政策拉來扶持拉動本土廠商的出貨與價格層面的競爭力,小米等廠商就會面臨極大不確定性。
對于印度這個又窮又大的國家而言,就業(yè)是第一國家大事,印度必然需要扶持本地手機制造業(yè)供應鏈,同時也看到了本土智能機市場的巨大潛力,而為了弱化國內經濟矛盾,印度這些年在不斷策略性調漲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進口稅,加快發(fā)展印度手機廠商自行組裝、研發(fā)、制造智能手機能力,而國產手機在印度不斷走強本土廠商不斷萎縮是印度不愿看到的。
即便從印度市場當前智能手機的增長趨勢看,印度低端市場的人口紅利可能在今后幾年不容樂觀了,據印度電信監(jiān)管機構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底,印度手機用戶數量第一次超過12億。而基于印度的人口來計算,印度手機的增量市場與人口紅利或快要接近尾聲,那么隨著印度市場未來幾年進入換機市場,中高端手機比例上升,小米在印度市場同樣可能會面臨堪憂的局面。
小米不斷增長的低端出貨掩蓋了品牌層面的軟肋
因為小米這多么年以來,一直以來都是主打性價比牌以銷量為重心,而小米在印度市場的成功,也是將小米在國內人口紅利期的玩法復制到印度市場重演了一遍,收割了印度市場的人口紅利。
比如數據顯示,9月20日至10月19日期間,小米印度創(chuàng)下了智能手機月銷售量400萬臺的記錄;紅米Note 4、紅米4以及紅米4A的創(chuàng)造了喜人的銷售成績。尤其紅米系列手機契合了印度一萬盧比以下價位的低端手機市場。性價比模式的成功導致小米在品牌的高端價值上缺乏建樹。
而在國內呢?國內的低端手機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可以說只剩下小米。比如說,在2016年與2015年,樂視、360等性價比手機與小米在搶用戶市場,小米在低端市場遭遇了這些競爭對手的強勢狙擊而導致增長不太樂觀。但在2017年,隨著樂視手機、360手機等逐步淡出市場,小米恰恰搶奪了這部分市場份額。
因此,它在國內復蘇更多源于低端市場競爭對手減少,而頭部廠商在低端市場的投入也在減少,比如說前段時間華為任正非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表示世界上多數人是窮人,不能放棄低端市場。某種程度上,2017年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頭部廠商都在向中高端市場進軍,導致低端市場呈現(xiàn)出真空局面,這部分用戶被小米收割了。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小米在2017年的高歌猛進其實是掩蓋了小米存在的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品牌上行與高端化遲遲不能奏效,用戶不認可小米產品的高端品牌溢價,這帶來的困境是長遠的。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不久前發(fā)布《2017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1-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別下降12.3%和27.1%。1-12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4.36億部,同比下降12.4%。
一方面是智能手機出貨量不斷下降,人們閑置手機太多,另一方面是,換機需求傾向于追求更為高端與創(chuàng)新性的產品。
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0%,達到2300元。從未來趨勢看,智能手機平均價格未來會持續(xù)走高,但是,小米一直以來的品牌形象都是性價比,這也使得小米在高端機市場沒有影響力。如果智能機低端機市場因為元器件成本漲價之后,低端市場也必須要漲價,性價比如果大幅縮水,小米就會喪失很多用戶。
在智能機換機市場,隨著元器件越來越好價格提升,手機平均價格向上爬坡是可預見的,華為OV這三家廠商在中高端市場的影響力這幾年是逐步上坡的過程,迎合了未來智能機市場的消費升級的狀況與需求,小米則長期在低端市場比拼銷量,用不斷增長的低端出貨掩蓋了品牌層面的軟肋。
印度市場的人口紅利總有一天會消失,而且印度市場未來也必然是從低端向中高端品牌逐步過渡,印度的貿易保護政策未來必然會對國產手機造成很大的沖擊,小米下一步要去哪?況且,小米在硬件產業(yè)鏈布局了太多產品,目前來看,小米已經不能說是一家純粹的手機廠商,而是硬件百貨公司,但一家硬件百貨公司如何在高端市場領域聚焦資源與技術與以手機為主力的頭部廠商比拼?
印度上調關稅不會是最后一次,這給國產手機均帶來了不確定性
說回印度市場,這次上調關稅不會是最后一次。要知道,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印度將手機進口關稅從10%上調到20%,有印度媒體指出,印度對手機關稅不是取消,而是反復上調,將面臨違反世貿協(xié)定的全球性批評。
而這導致海外手機廠商將面臨價格上漲,競爭力被削弱的局面,也引發(fā)了美日歐盟加拿大等多國指控。據印度財經媒體BusinessLine報道,去年印度宣布對手機和基站設備實施進口關稅之后,就遭到了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指控,印度被指控違反了世貿組織的《信息技術協(xié)定》。
據早前資料顯示,印度政府曾喜歡對國外對掙錢的國際企業(yè)回溯征稅。比如印度政府曾經改了新法律后,對眾多國際企業(yè)進行回溯征稅。事實上,這一方面體現(xiàn)出印度對民族品牌的保護,但同時體現(xiàn)出其投資營商環(huán)境糟糕。過去業(yè)界披露的數據顯示,印度在國際營商環(huán)境排名中,已經排到了140多位,營商環(huán)境甚至比不上伊朗。
這意味著國產手機尤其是過度依賴印度的小米未來增長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前面說到,對于其他國產手機而言,在國內中高端市場的影響力在逐步爬坡,而小米卻在中高端乏力。小米在印度市場的高歌猛進掩蓋了小米的實質性軟肋,但小米并沒有化解它的短板——小米的問題還在于無論是它的手機產品還是其他硬件產品,軟肋在于沒有實質性的創(chuàng)新,也缺乏明顯的中高端爆款產品。
小米當前軟肋在于沒有實質性的創(chuàng)新,也缺乏明顯的中高端爆款產品
從目前來看,小米的增長要比華為OV快,但它在中高端市場并沒有拿出能與華為OPPO等廠商叫板的產品與爆款。
Counterpoint公司整理調查的關于“2017年中國最暢銷的十大手機”的榜單中,基本上被OV、iPhone、榮耀等廠商承包,賣的最好的是OPPO R9s,其次是iPhone7 plus與vivi X5,其中,小米只有一款紅米手機進入了第九名,但從這里看到小米本質上依然是依賴低端性價比驅動。業(yè)內關于小米復蘇,強勢增長歡呼的背后,卻沒有看到小米在中高端市場無建樹、無爆款可能導致的未來風險。
未來95后、00后的消費實力正在逐步上漲,在羅振宇早前的跨年演講中表示,00后平均存款都有2570元,并且每個月的平均零花錢有500元。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早前有更實際的觀點:“父輩的存款和不動產將來都會給他們繼承,他們會更敢消費”。年輕人的第一臺手機還會是小米嗎?很懸。
綜上所述,而小米遲遲未解決的品牌短板其實是加劇了這一困境,長期以來依賴低端智能手機吃人口紅利這一套打法來增加銷量賺取吆喝,但并不是一種持續(xù)性的玩法。
如果長期沒有革命性的產品創(chuàng)新與技術,也無法抓住未來消費升級下的用戶需求紅利,小米在印度市場高歌猛進收割海外低端市場紅利的同時,在本土市場并沒有拿出創(chuàng)新性的中高端爆款來提升整個品牌的高度,那么這種漲勢是不安全的。
如果在印度這個增長迅猛的市場出現(xiàn)了政策與貿易壁壘上的風向變化,以及其他廠商的突然崛起或者快速復制小米的模式打法,小米在印度的增長就會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未來其或許還有再次面臨下跌的可能。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yè)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yè)園區(qū)規(guī)劃 十三五規(guī)劃
中研網 發(fā)現(xiàn)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yè)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月5日,記者得到相關人士的確認,LG手機其實早已放棄中國市場的耕耘。盡管不是第一次退出,但LG手機每次落寞離場的原...
盛大游戲獲騰訊入股,詳情如何?自從美股退市以來,盛大游戲回歸A股紛繁復雜的資本運作又有新變化。2月5日,工商注冊2...
據報道,樂視網近日表示,該公司有約56.2億元債務將于2018年年底到期,這占到公司貸款與負債總額近三分之二,這讓該公...
巨人網絡發(fā)布公告稱,該公司大股東澎騰投資計劃增持公司不超過3.19%股份。巨人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痹诓恢挥X間,2018年已經過去了1/12。上個月我們總結了已逝的2017年手機江湖,在文末提到5...
據國外媒體報道,戴爾在日前提交的一份監(jiān)管文件中正式披露,其董事會正在評估潛在商業(yè)機會,包括IPO(首次公開募股)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