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武漢天然氣供應不足原因及措施分析
-
http://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9-11-18
- 【搜索關鍵詞】:天然氣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09-2012年中國海上風力發(fā)電行業(yè)投資分析及深度 世界能源消耗量的持續(xù)增加,使全球范圍內的能源危機形勢愈發(fā)明顯,緩解能源危機、開發(fā)可再生能源、2009-2012年煤制品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 煤制品是以原煤為原料制成的各種煤制品,一般是經過練化和脫硫處理而成無煙煤和焦炭等。2009年2009-2012年除塵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 中國工業(yè)尚處在重化工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電力、建材、鋼鐵等行業(yè)增長較快。這些原材料、能源行業(yè)不2009-2012年中國磷礦項目可行性分析及行業(yè)投資戰(zhàn) 本報告針對磷礦行業(yè)項目投資,從經濟、技術、生產、銷售和社會各種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事實上,武漢市對居民用氣已開始設限。無需采暖用氣的,憑卡每4個月限充160立方米;有采暖需求的,需向天然氣公司報備,每月可充300立方米,但只限于11月、12月。
“氣短”升高調價聲調
“環(huán)!薄ⅰ皟(yōu)質”、“價廉”。
自打2004年左右天然氣開始進入中部及沿海城市后,這6個字一直成為相關企業(yè)及政府推廣天然氣宣傳關鍵詞。
天然氣的確顯示出其價格優(yōu)勢。2005年6月至今 ,武漢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一直保持在2.3元/立方米,而同期紐約市場國際石油價格已從每桶56美元漲至昨日收盤的78美元。如果是瓶裝氣,武漢家庭一般一個月一壇,14.5公斤的瓶裝氣最新價是99元,如果燒天然氣一月用30立方米,也僅69元,便宜44%。
一輛出租車加天然氣每立方米價格3.35元,已幾年未調價。同樣跑一天,比燒油便宜上百元。
然而,過分強調“優(yōu)質、價廉”的宣傳,很快顯示出其另一面的副作用,明顯的比價效應讓天然氣需求直線上升。2000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為245億立方米,2008年達到720億立方米,平均增速率達14.4%。到2020年,中國天然氣市場缺口將達到900億立方米。由于天然氣探采不足,我國只得從中亞、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大量進口。國外氣源隨石油價格上揚“水漲船高”,如西氣東輸二線從土庫曼斯坦進口的天然氣,到達中國邊境價已達2元/立方米。算上管道和運營成本,大大高于現行大多數城市居民用氣價。
大面積缺氣的尷尬,使得“漲價抑制需求”的聲調近日迅速升高。中石油規(guī)劃總院的一位所長對一家中央媒體稱,目前天燃氣價格偏低,生產商沒有太大的利潤,不愿意擴大生產規(guī)模。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一專家昨日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表示,天然氣與石油、電、液化氣等能源有比價相應,但天然氣卻與后三者差價越拉越大,不理順價格體系,既不利于抑制不合理需求,也反映不出天然氣的稀缺性。
破除壟斷、多元儲備方是上策
緩解天然氣緊缺只有漲價嗎?
省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葉學平表示,價格調整有助理順供求,但天然氣和水、電等商品一樣,屬生活必需品,家庭用量很難隨價格提高而降低。撬動價格杠桿不能解決最終供應難題,需要多元化儲備和競爭,也需要尋找更多替代性能源,避免對天然氣的過度依賴。
目前,武漢天然氣全靠中石油供氣,無論上游檢修或天氣陡然變化都會導致供給武漢的氣量縮減。而在沿海省份,如廣東、福建,已經吸引中石油、中海洋建廠,從國外進口LNG(液化天然氣),以備不時之需。而武漢缺乏此類儲備基地來調節(jié)天然氣供應。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則認為,我國氣價確需調整,但缺氣最根本還是因為中國勘探開發(fā)天然氣的主體單一,基本上是壟斷,對于壟斷企業(yè)而言,價格多高都不夠,只有引入競爭機制,讓更多企業(yè)勘探開發(fā)天然氣,才會像美國一樣形成市場定價,保證氣量供應且價格便宜。
- ■ 與【武漢天然氣供應不足原因及措施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