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房地產市場的狂飆突進的獲益者分析
-
http://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9-7-3
- 【搜索關鍵詞】:房地產行業(yè)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09-2012年中國太陽能建筑產業(yè)運行動態(tài)及投資前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shù)量】 150個 【印2009年中國房地產行業(yè)專題研究報告 【出版日期】 2009年5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shù)量】 150個2009-2012年中國房地產中介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出版日期】 2009年5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shù)量】 150個2008-2010年中國成都房地產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 【出版日期】 2009年5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shù)量】 150個房子永遠是老百姓關心的話題之最,最話題中最要緊的當然是房價。年初大家還在爭論房子會不會跌,現(xiàn)在已不能這么想了--因為中國地產市場像樣的下跌還沒有作出,就開始大幅上漲,并且量價齊升。
中信證券地產行業(yè)6月研究報告顯示,一線城市上海5月前21天的日均銷售面積達86268平方米,環(huán)比增長4.9%,并創(chuàng)出歷史日均交易量的新高;均價也從3月后呈現(xiàn)逐月上漲的趨勢。而這不只是上海一地,全國各地大都如此。
地產全面上揚的理由仿佛很充分。其一是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因為寬松的貨幣政策變得十分充裕;其二是暖風不斷的地產新政策,比如降低了地產項目開發(fā)的資本金,二套房貸的限制或有或無,放寬土地款支付條件;其三,說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依然方興未艾,自住型、改善型,乃至投資型的市場需求,仍然在加快釋放。
但這些理由,不同社會群體卻有不同解讀。
雖然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yè),它好了,經濟也不會差。房地產上漲,可以拿來證明中國經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可它帶來的利益,卻并非全民直接共享!
首先從中獲得利益的是地產商。因為地產開發(fā)成本比較剛性,房價上漲,除了稅收外,上漲的部分全是開發(fā)商的利潤。
分享的主體還有各級地方政府--房價既然漲了,地價就不會按兵不動。比如6月30日北京朝陽區(qū)廣渠路15號地經97輪激烈競價,以40.6億元成交,折合樓面價約14500元/平方米,總價和均價創(chuàng)今年新高。而北京這塊"新地王"的問世,距上一個"地王"(6月26日北京朝陽區(qū)奧運村鄉(xiāng)地塊以19.6億元成交,樓面價為15216元/平方米)僅4天。頻率之快,超過2007年的高潮。而這種情況不只出現(xiàn)在北京,全國各地也頻現(xiàn)"新地王"。
還有銀行,少不得也分到一塊大蛋糕。地產熱,沒有銀行,就像大戲沒有高潮一般。
較之上述利益群體,老百姓、尤其是還沒有自己住房的老百姓,在房地產的再一輪上漲中,除了只落得為買房多付錢外,幾乎一無所獲。
房子問題成為最話題,很突出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太看重經濟指標的增長,而不注重讓國民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
真要看看,房價上漲對經濟發(fā)展到底有沒有好處?若有,為什么大家都徒呼奈何?若沒有,房價為什么還在漲,而且以高速度在漲?如果說地產行業(yè)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yè),但支柱的難以承受之重已通過畸高的價格壓在國民身上;而支柱之利益,卻和國民沒有直接關系。那么這個行業(yè)的狂飆突進還有什么意義呢?嚴重點說,一個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大多數(shù)人都無利益,那就必將在某個時候成為拉后腿的行業(yè),隨時會出現(xiàn)各種意想不到的倒下,從而成為前進道路上人造的廢墟和絆腳石。 - ■ 與【房地產市場的狂飆突進的獲益者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