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漲不漲工資”也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之一,也不斷有人咨詢,當然,我的回答有點千篇一律:“確實不知情?!?/p>
在我看來,漲不漲工資沒有必要掛在嘴邊,工資待遇好了,肯定是好事,但要是工資不漲,我們就不好好工作了?那么,問題就來了——月薪多少,你才會為國而戰(zhàn)?
被問及這個問題,戰(zhàn)友們的回答出乎意料,有的說:真到那一天,先上了再說;有的說:這算什么問題;有的說:就是不給錢也得上啊;最后有個戰(zhàn)友精辟總結:天空飄來5個字,不是錢的事。
朱日和演兵場上,大晚上吃著黃沙拌飯,穿著一個月沒洗的衣服窩在單兵帳篷,突然一聲槍響,大家嗷嗷叫著就沖出去抓“藍軍”了??拐鹁葹默F場,余震不斷、險情連連,大家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但仍然不眠不休奮戰(zhàn)一線,每救出一名幸存者,都欣喜若狂。國際競賽場上,我們的隊員不顧身體傷痛的折磨、魔鬼訓練的煎熬,敢于亮劍,為國家和軍隊爭得了榮譽。
在任務面前、責任面前、榮譽面前,我們當代軍人從來沒有提過任何一個與錢有關的字眼。為國而戰(zhàn),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因為我們守護的是身后的家人,守護的是自己的祖國,守護的是心中的信仰,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使命。當戰(zhàn)爭來臨,我們都會毫不猶豫做到若有戰(zhàn),必沖鋒!為國而戰(zhàn),我們永遠在路上!
2016年最新中國軍人工資
軍人工資是國家以貨幣形式定期給予軍人的一種勞動報酬,是軍人物質、文化生活保障的主要來源,是軍人生活待遇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軍人工資在歷史上曾使用過軍人薪餉、軍人薪資、軍人工薪軍人薪水、軍人薪金等名稱。軍人工資一般由回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或軍隊最高統(tǒng)帥機關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內容包括工資構成、工資標準、發(fā)放辦法等。軍人工資的標準水平一般要高于政府官員或公務員工資的標準水平。
以陸軍為例:
1、尉官:排職到連職約4500元至4800元左右人民幣,較現時3500元至3800元左右增加1000多元左右,調整后的工資將有4500元至4800元左右人民幣。
2、校官:營職到師職約5200元至7800元左右人民幣,較現時4200元至7800元左右增加1000多元左右,調整后的工資將有5200元至8800元左右人民幣。
3、將官:軍職到正兵團職8800元至22000元左右人民幣,較現時7800元左右至21000元左右增加1000多元左右,調整后的工資將有8800元至22000元左右人民幣。
陸軍、海軍、空軍、二炮部隊軍官收入接近于武警,士兵津貼則增到480元,士官工資一律在原基礎增加40%。根據解放軍有關條例,解放軍實行軍官職務等級十級,將官設上將、中將、少將、校官設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設上尉、中尉、少尉。大軍區(qū)級以下的職務等級,分為大軍區(qū)、軍、師、團、營、連、排級。專業(yè)技術軍官最高軍銜為中將,等級分為高、中、初級專業(yè)技術職務?,F役士兵包括義務兵役制士兵(稱義務兵)和士官兩種?,F役士兵的最低軍銜為列兵,最高軍銜為一級軍士長。
基本工資是按級別和軍齡來算的,級別、軍齡越高工資越多,但是一級的工資也不會差太多。差異最大的要算各種補貼。補貼有住房補貼、地區(qū)生活補貼、特殊工作補貼等等。
軍人工資標準水平一般高于政府官員或公務員
“軍人工資的標準水平一般要高于政府官員或公務員工資的標準水平。”
自1993年10月以來,在編在崗的軍人工資分成3個序列:
軍官序列
這一序列實行職務、軍銜、基礎、軍齡“四結構”工資制;
文職干部序列
這一序列實行和軍官序列相仿的“四結構”工資制,唯一不同的是,軍官有軍銜工資,而文職干部則是級別工資;
士官序列
這一序列是“三結構”工資制,簡單的說,與前兩個序列比,少職務工資一項。
基礎工資不分職務和軍銜統(tǒng)一標準
從結構上看,軍官工資由4部分組成:職務工資+軍銜工資+基礎工資+軍齡工資。
其中基礎工資和軍齡工資好理解,基礎工資不分職務和軍銜,統(tǒng)一執(zhí)行一個標準,在2007年公布的版本中,當時的月標準是110元。這個標準同樣適用于像宋祖英這樣的文職干部。
對于軍官和文職干部,還有一部分工資是同一標準的,那就是軍齡工資。軍齡工資按年從每年1月1日起逐年增長,計發(fā)至離休、退休或轉業(yè)、復員當年止。比如,2007年的標準是除西藏駐軍干部和新疆軍區(qū)駐天山、塔什庫爾干防區(qū)的干部軍齡每月按4元計發(fā)外,其余地區(qū)均按1元標準逐年增加。
軍官在病假、事假、準假回家期間和免職、離職休養(yǎng)期間,工資照發(fā)。軍官犧牲或病故可將其犧牲或病故當月的工資發(fā)給其家屬。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中國數字創(chuàng)意產業(yè)投資策略及前景預測研究
數字創(chuàng)意產業(yè)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逐漸融合而產
智能照明作為一個新興產業(yè),目前處于一個導入期與成長期
質量檢測是指檢查和驗證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