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2009年中國藥妝市場競爭態(tài)勢分析
-
http://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9-12-5
- 【搜索關鍵詞】:藥妝市場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09-2012年藥妝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 在歐美國家,藥妝化妝品的市場份額占整個化妝品市場的60%以上。而在中國,盡管化妝品銷售總額數2009-2012年滋潤霜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 近幾年,護膚品市場出現了嶄新的亮點,其引領了護膚品的全新時尚趨勢,特別是抗老化的護膚品有了新2009-2012年牙刷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 2008年是我國經濟發(fā)展中極不平凡的一年,歷史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快速發(fā)展的經濟造成了極2009-2012年牙膏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 中國牙膏年產量從60年前的2000萬支躍升至現在的40多億支,翻了200倍,《第三次全國流行近日,從消息人士處得知:霸王將借“本草堂”正式進軍中草藥化妝品市場,目標直指該領域第一品牌。
而目前的中草藥化妝品第一品牌“佰草集”也雄心勃勃,上海家化近日傳出消息稱,擬以1.7億元增資佰草集,主要用于品牌建設、渠道建設等。
同時,片仔癀、同仁堂、敬修堂等藥企也紛紛加大對旗下中草藥化妝品系列的投入。業(yè)界指出,中草藥化妝品市場增長快速是吸引各企業(yè)的主要原因,未來2~3年,該市場競爭將更激烈,不排除寶潔、歐萊雅等外資大鱷也來“搶城掠地”。
中草藥化妝品持續(xù)升溫
日前,信息時報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霸王將于近期正式對外推出中草藥化妝品品牌“本草堂”,產品的相關打樣工作已經完成,專柜形象及廣告片設計已進入最后階段,以“中草藥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巡展活動也在緊密籌備當中。
關于“本草堂”的渠道問題,該人士透露,目前霸王已與廣州的幾大百貨、化妝品專賣店及商超進行洽談。不過,霸王(國際)集團廣州總部對此表示不便回應。
正當霸王緊鑼密鼓地籌備“本草堂”上市之時,中草藥護膚品牌“佰草集”也加緊步伐。上海家化于11月25日發(fā)布公告稱,上海家化擬變更募集資金用途,將17016萬元募集資金增資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佰草集,主要用于佰草集品牌建設、消費者溝通、渠道建設、海外市場拓展和固定資產購置。這意味著對于需要許多資金進行渠道建設及品牌宣傳的護膚品來說,佰草集有了更大的競爭力。
讓中草藥化妝品市場不斷升溫的,還有試圖進入化妝品市場的制藥企業(yè)。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國內已有170多家制藥企業(yè)涉足化妝品市場,而他們大多主打中草藥概念。片仔癀公司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化妝品業(yè)務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并稱要打造中國第一藥妝。
而在2004年下半年就進入化妝品市場的同仁堂,2008年化妝品的銷售額則超過2000萬元。
“本草堂”與“佰草集”之爭
在霸王集團的“中藥日化”戰(zhàn)略布局中,“霸王”的目標是中草藥防脫洗發(fā)水第一品牌;“追風”的目標是中草藥去屑市場第一品牌;而“本草堂”則直指中草藥護膚領域第一品牌。而霸王為此進行的“中藥日化研發(fā)、生產基地”及多個中草藥專利技術等項目,無疑給了本草堂一個強大的后盾。
而在上海家化的品牌布局中,佰草集的地位同樣重要。2001年,佰草集全國門店只有12家,全年零售額只有300萬~400萬元;到2004年,佰草集在全國的門店達60多家,年銷售額也有了3000萬~4000萬元。終于在2005年,佰草集首次實現了盈虧平衡。接下來的幾年,以年均70%的速度增長。如今佰草集全國有600多家門店,在法國境內有絲芙蘭70多家門店分銷,2008年佰草集總零售額是6億元。
業(yè)界指出,霸王“本草堂”此次大手筆進入中草藥化妝品市場,必然會改變市場原有的競爭格局。而未來幾年,中草藥化妝品市場的龍頭席位將是“本草堂”與“佰草集”之間的競爭。
快速消費品行業(yè)資深研究員李貴君指出,雖說佰草集生意總額仍不能與歐萊雅、雅詩蘭黛等中高端品牌相比,但它在本土品牌節(jié)節(jié)失利的背景下保持高速增長,在本土品牌只能做中低端的前提下,做到了在中高端領域的突破,并成功阻止了中草藥化妝品向中低端行列滑落;同時,它也是本土首個實現在海外數個國家有銷售的品牌!翱梢哉f,佰草集是目前中草藥化妝品市場的領導者!
而對于霸王,李貴君則保持觀望的態(tài)度,“霸王在上市后有很強的資金實力,嘗試做化妝品是可以理解的。至于本草堂未來的發(fā)展勢頭,目前還不能判斷,要看本草堂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以及如何做到差異化!
資深營銷專家馮建軍則認為,“在目前的中草藥化妝品市場中,從市場盤面看,佰草集的表現最好,無疑是本草堂的最大對手。霸王在推出‘追風’沒多久又重新推出一個新品牌,必然面臨高成本的問題,至于本草堂今后的市場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
業(yè)內人士馬先生則看好本草堂,“霸王近幾年在中草藥領域做了很多工作,從產品研發(fā)、原料到生產,本草堂都有基礎。其次,化妝品行業(yè)競爭激烈且品牌運營成本高,而作為剛在香港上市的霸王來說,具有相當雄厚的資金基礎。”或吸引寶潔歐萊雅進入
吸引霸王、上海家化及眾多藥企的,當然是中草藥化妝品的市場容量及快速的增長態(tài)勢。業(yè)界預測,寶潔、歐萊雅等化妝品巨頭必然不會錯過這個呈增長態(tài)勢的市場,在未來3~5年,可能會通過引進草本植物概念的新品牌或收購本土品牌的方式,正式進軍中草藥化妝品市場。
據Euromonitor調查公司的分析數據,中國護膚品市場的規(guī)模每年以23.8%的速度增長,而中草藥化妝品的年增長率則高達65%。有相關預測稱,到2010年,我國化妝品市場銷售總額可達 1200億元。而作為其中一個細分領域的中草藥化妝品市場,份額將由現在的20%增長到40%,總額將達480億元。
李貴君認為,中草藥化妝品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多企業(yè)共同做大這塊蛋糕必然是件好事,而市場一旦做大,必然會吸引寶潔、歐萊雅等跨國企業(yè)的進駐。馬先生也指出,目前外資品牌越來越崇尚草本概念,“近幾年外資品牌推出了不少草本植物系列,有些系列甚至以靈芝、首烏等中草藥為噱頭進行炒作,這都可看作是外資巨頭們試水中草藥化妝品市場的動作,待時機成熟后必然有更大的動作!彼J為,這些更大的動作并不排除直接收購市面上做得好的中草藥化妝品品牌。
化妝品禁“藥”
將成最大挑戰(zhàn)
業(yè)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目前對中草藥化妝品品牌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是國家有關部門對化妝品標簽及命名中禁“藥”的規(guī)定。業(yè)內人士馬先生認為,“業(yè)界非常關注相關規(guī)定的正式出臺,因為這將對本土品牌產生很大影響,這也是外資品牌遲遲未正式推出中草藥概念化妝品牌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悉,為了遏制化妝品業(yè)內盛行的“療效吹噓風”,并提醒消費者日用化妝品不是藥品,包括“中草藥”等在內的字眼必須從化妝品包裝上清除。2006年10月,衛(wèi)生部就公布了《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2009年6 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公布《化妝品名稱標簽標識禁用語》征求意見稿,10月,該局又發(fā)布了關于征求《化妝品命名規(guī)定》及其配套文件《化妝品命名指南》意見的函,“藥”字的禁用再次成為焦點。
業(yè)內人士馮先生稱,“藥”字被禁用,意味著與此有關的“中草藥”、“中藥”等命名都不能在化妝品上出現,這樣受影響最大的將是本土品牌。而“中藥日化”的市場份額絕不低于100億元,未來5~10年,主導化妝品市場的將是天然植物及中草藥化妝品。
知情人士齊先生透露,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已明確表示,在醫(yī)療術語禁用詞語中,“禁藥”規(guī)定已基本確定,目前正在進行緩沖期設定、禁用語考究等細化的工作,“國家有關部門已明確,日化用品不是藥品,不可替代藥品使用,一些具有藥物功能的宣傳術語是絕對不允許放在化妝品標簽中的。雖然目前相關的具體規(guī)定都還未正式出臺,但‘禁藥’已成定局。” - ■ 與【2009年中國藥妝市場競爭態(tài)勢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