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2009年全球石油儲備情況及未來國際油價的走勢分析
-
http://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9-9-25
- 【搜索關鍵詞】:石油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09-2013年中國香葉基丙酮市場深度調查與投資發(fā) 【出版日期】 2009年9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09-2013年中國烯丙基氯市場深度調查與投資發(fā)展 【出版日期】 2009年9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09-2013年中國五氟丙烷市場深度調查與投資發(fā)展 【出版日期】 2009年9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09-2013年電爐煉鋼發(fā)泡劑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投 本報告依據中國電爐煉鋼發(fā)泡劑市場深度調研資資料和數據,匯合業(yè)內權威咨詢結果撰寫而成,重點研究伊朗石油部長日前表示,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中工業(yè)化國家的石油儲備已經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可以滿足60天需求的標準。受此影響,最新一次的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也做出了維持產量配額不變的決定。金融危機成就了發(fā)達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的歷史高位,但同時也為未來國際油價的走勢埋下了伏筆。
金融危機創(chuàng)造儲備良機
石油危機孕育了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1973年至1974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期間,油價上漲了4倍,給主要工業(yè)化國家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為降低石油供應短缺或危機對經濟的影響,1974年,OECD國家成立了國際能源署(IEA),規(guī)定各成員國必須建立相當于60天凈進口量的戰(zhàn)略石油儲備(后來增加到90天)。
根據國際能源組織8月12日發(fā)布的報告,截至7月底,OECD國家的原油儲備已經超過了27億桶,能夠滿足61天的需求,是20多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其中,美國原油商業(yè)庫存自今年5月以來出現(xiàn)下降,已經由5月初的3.75億桶下降至8月28日的3.43億桶,下降了3200萬桶。汽油庫存未出現(xiàn)太大的變化。但是餾分油庫存一直保持增長態(tài)勢,8月底庫存已經達到了1.635億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180萬桶,增幅為19.4%。
此外,有報告表明,由于消費疲軟以及大幅的期貨升水,海上油輪中儲存的原油和成品油已經增加到1400萬桶,而這些油未被包括在商業(yè)庫存中。
OECD國家的石油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59%。自1998年以來,非OECD國家的石油消費增量占了全部增量的85%,使OECD石油消費量比例略有降低。
除了OECD國家加緊儲備原油外,成品油儲備在一些主要產油國中悄然興起。今年4月,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宣布該公司在沙特卡錫姆地區(qū)建設的一座成品油儲備庫于3月底完工交付使用。此舉標志著沙特建設的5座成品油戰(zhàn)略儲備庫全部完成。沙特表示,其建設成品油儲備庫的目的是為了應對緊急情況和突發(fā)事件,以確保成品油的穩(wěn)定供應。
高儲備致歐佩克無心減產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在最新的《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表示,第四季度OECD成員國的原油日均需求將較2008年同期下降122萬桶,降幅2.6%,降幅較8月份的預期值擴大20萬桶。這表明全球對原油的需求并不像預計的那樣樂觀。
在9月10日舉行的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上,歐佩克做出了維持產出配額不變的決定。目前,OPEC的產量配額是2482.5萬桶/天。歐佩克認為,全球原油儲備處在令人不安的高位,這意味著目前沒有必要上調歐佩克的產量配額,目前的油價對于歐佩克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歐佩克擔心,若這些儲備進入市場,將抵消該組織為穩(wěn)定供需而付出的努力。
根據路透社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歐佩克原油日均產量為2865萬桶,較7月份日均產量增長4萬桶。8月,歐佩克減產履約率由7月的70%下降至68%。在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一些產油國面對本國財政收入的減少,通過提高原油產量維持國家開支的行為時有發(fā)生。這在一定程度加大了市場上原油供應壓力。
此外,在當前經濟基本面趨向好轉的大背景下,如果歐佩克宣布減產,很可能刺激油價短期大漲。對于歐佩克來說,油價并非越高越好,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強調,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可能是一個“均衡價格”的原因。
盡管現(xiàn)階段世界經濟出現(xiàn)恢復增長跡象,但復蘇依然不牢固也是共識。歐佩克的高官們近期也都強調,目前的油價不會危及經濟復蘇。
石油儲備或將限制投機
戰(zhàn)略石油儲備最主要的作用是戰(zhàn)略威懾,而不是平抑油價。美國歷史上五次大規(guī)模釋放戰(zhàn)略石油儲備沒有一次是為了平抑國際原油價格而釋放的,都是從保障國內能源供應安全和降低儲備成本的角度出發(fā)的,這也恰恰是國際能源署要求各成員國建立戰(zhàn)略石油儲備的初衷。
近日,美國萊斯大學貝克研究所發(fā)布的一份報告則賦予了戰(zhàn)略石油儲備一項新的功能,他們認為政府應考慮將戰(zhàn)略石油儲備作為限制油市投機行為的一個工具。
貝克研究所的報告認為,如果供應吃緊開始再度推動油價走高,那么政府應采取進一步措施,尤其是應該考慮動用戰(zhàn)略儲備。報告稱,2008年,美國等全球石油消費大國決定不在油價飆升之際釋放儲備原油,因而犯下了大錯。這種政府的不作為無疑是對投機者們開放了綠燈,縱容他們在石油期貨市場上豪賭油價持續(xù)走高。
貝克研究所能源研究員、上述報告的作者之一Kenneth Medlock表示,政府從市場上采購原油,并將原油注入戰(zhàn)略儲備,這一舉動向市場人士發(fā)出了一個信號,即政府正在囤積原油,無意讓價格降下來。這個信號的另一層含義是油市吃緊,而且還會持續(xù)吃緊。
隨著全球經濟滑坡,原油日趨供大于求,原油期貨價格在2008年年底前暴跌至略高于每桶30美元的水平。而后,油價逐步回升至目前的每桶70美元左右。
市場預計,油市監(jiān)管機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將于秋季發(fā)布一份草案,內容為限制能源市場上的投資性頭寸規(guī)模,并已經開始收集有關大型交易員活動的更多信息。美國的監(jiān)管機構還在努力說服其他國家的監(jiān)管機構,促使后者也采取更為嚴格的限制規(guī)定。
- ■ 與【2009年全球石油儲備情況及未來國際油價的走勢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