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零售商盈利秘訣
-
http://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7-5-21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零售商
- 中研網(wǎng)訊:
-
2008-2009年中國手機連鎖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目前中國的手機銷售渠道主要存在幾種業(yè)態(tài),分別是:手機專業(yè)連鎖、家電連鎖、移動運營商的營業(yè)廳或2008-2009年中國家電連鎖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中國家電傳統(tǒng)零售渠道主要分為百貨商場、專業(yè)連鎖店、大型超市、品牌專營或專賣店以及電器城等業(yè)態(tài)2008-2010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特許經營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把購物當作娛樂,選擇質量好且新鮮的商品,一有條件就會購買那些有品牌的產品,很少對零售商店產生忠誠感,與時下熱議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中的其他三國消費者相比,中國消費者具有上述特征。
如果那些瞄準大眾市場的零售商想在中國開拓市場,他們不妨看看這份來自麥肯錫的報告!∩鲜鲫P于中國消費者如何消費的結論就來自于此。
麥肯錫堅信,比起那些側重消費者購買什么和購買動機的報告來說,這份闡述了消費者如何購買信息的報告,將幫助零售商拓展?jié)摿_到1.3萬億美元的中國大眾零售市場。
麥肯錫在大量的調研和與零售商訪談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大量的零售商不是依然處在虧損狀態(tài),就是勉強維持收支平衡。
麥肯錫大中華區(qū)董事張之杰對此表示遺憾,在他看來,零售商之所以在這個充滿機會的市場上出現(xiàn)失利情況,原因就在于零售商雖然知道中國消費者為什么購物和購買什么,但是并不十分了解他們購物的方式,造成了銷售業(yè)態(tài)同消費者實際需求之間的脫節(jié)。
41%的中國受訪者把購物當作是他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平均每周用于購物的時間是9.8小時,金磚四國為7.2小時,而在美國,這個時間僅為3.6小時。
雖然消費者用于購物的時間不短,但他們卻很難形成對任何一個單獨門店的忠誠度。僅有50%的中國消費者是特定門店的忠實顧客,而金磚四國的平均比例為59%。
此外,盡管中國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但是,認為他們總是有意購買最便宜產品的傳統(tǒng)觀念并不正確,因為質量和新鮮程度也是他們重要的購買因素。52%的中國消費者認為低價往往意味著劣質,而美國僅有16%的消費者有這樣的觀念。
調查也顯示出中國消費者對于品牌產品的好感,即使無力購買品牌產品,60%的中國消費者仍然希望在門店中看到他們。對零售商很重要的發(fā)現(xiàn)是,69%的消費者表示如果經濟允許,他們愿意購買更多的品牌產品;此外,43%的消費者表示會沖動購物,在店內銷售人員的介紹下,將購買計劃外不同品牌的產品,或購買更多產品。
針對這些特點,麥肯錫大中華區(qū)副董事謝長安建議說,洞悉消費者如何購物,對于零售商的好處在于,他們能夠以此為基礎調整其業(yè)務模式,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從而真正將中國零售業(yè)的增長潛力轉化為實際利潤。
事實上,不少零售商在中國已經出現(xiàn)失敗案例,他們選址錯誤、規(guī)模過大、庫存過高、供應鏈臃腫,這些錯誤的門店業(yè)態(tài)無法滿足當?shù)叵M者的切實需求,導致了零售商獲利低,很難成功。
張之杰建議那些試圖在中國取得成功的零售商,要做到以下幾點,選擇合適的門店業(yè)態(tài),提供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通過店內促銷活動刺激消費,增加店內商品陳列的密度,并理順供應鏈降低固定成本。
- ■ 與【零售商盈利秘訣】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